公司热线: 18662218139
- 产品详情
- 联系方式
- 产品品牌:苏州亚创精密
- 供货总量:不限
- 价格说明:议定
- 包装说明:不限
- 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
- 交货说明:按订单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苏州亚创精密 |零部件加工|零部件加工 :
专用夹具,CNC液压夹具,夹具非标零件加工厂家分析,一个加工零件不只有一种加工方法,往往都是有好几种,然后再进行比较,
根据零件图可以预定几种加工方案,电子零部件加工,在先打孔,零部件加工,镗孔的前提之下有以下几种加工方案:
方法一:先夹左边→平右端面→加工内孔锥面→然后粗、精车外圆→掉头平端面,保证长度→加工内孔槽→加工内螺纹→粗、精车外圆
方法二:先夹右边→平左端面→加工内孔槽→加工内螺纹→粗、精车外圆→掉头平端面,保证长度→加工内孔锥面→粗、精外圆
方法三:先夹左边→平端面→加工内孔锥面→然后掉头平端面→加工内孔槽→加工内螺纹→粗、精车外圆→掉头粗、精车外圆
方法四:先夹左边→平端面→加工内孔锥面→加工内孔槽→加工内螺纹→粗、精车外圆→掉头平端面→粗、精车外圆
以上四种方法都可以加工这个非标零件加工,一种和第二种方案都是分两次装夹,一次装夹中就加工完了要加工的,这样虽保证了精度,但因为此次设计的锥孔螺母套属于薄壁零件,分两次加工内孔,容易受力变形。三种方案装夹次数太多,汽车零部件加工公司,会影响同轴度,不能更好的保证零件加工精度,装夹次数多也会使零件受力变形。
然而第四种加工方案,只装夹了两次,非标零件加工内孔加工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既保证了同轴度,也保证了零件加工精度。从经济效益,零件精度来讲,第四种方案是其中理想的一种加工方法。但从实际的加工来看,通过分析应选择下一种加工方案。
一、机械零件加工厂说说机械零件的历史沿革:
自从出现机械,就有了相应的机械零件。但作为一门学科,机械零件是从机械构造学和力学分离出来的。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机械零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限元法、断裂力学、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体建模(Pro、Ug、Solidworks等)、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等理论,已逐渐用于机械零件的研究和设计。更好地实现多种学科的综合,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求新的原理和结构,更多地采用动态设计和设计,更有效地利用电子计算机,进一步发展设计理论和方法,是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向。
23日发布的通知中指出,以企业进口申报时间为准,自2007年1月1日起,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大型露天矿用机械正铲式挖掘机和大型煤炭采掘设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所缴纳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所退税款作为国家投资处理,转为国家资本金,主要用于企业新产品的研制。通知确定了具体的挖掘机和煤炭采掘设备型号和类型,如电牵引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刮板转载机、液压支架、提升设备、大型破碎站等等。
二、机械零件加工厂说说机械零件的类型:
第1类主要用于精密机械,对配合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要求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或经多次装配后,其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零件尺寸公差值的10%,这主要应用在精密仪器、仪表、精密量具的表面、极重要零件的摩擦面,如汽缸的内表面、精密机床的主轴颈、坐标镗床的主轴颈等。
第2类主要用于普通的精密机械,对配合的稳定性要求较高,要求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零件尺寸公差值的25%,要求有很好密合的接触面,其主要应用在如机床、工具、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表面、锥销孔,还有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接触面如滑动轴承的配合表面、齿轮的轮齿工作面等。
第3类主要用于通用机械,要求机械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尺寸公差值的50%,没有相对运动的零件接触面,如箱盖、套筒,要求紧贴的表面、键和键槽的工作面;相对运动速度不高的接触面,如支架孔、衬套、带轮轴孔的工作表面、减速器等等。
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大全:
1.零件去除氧化皮。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3.去除毛刺飞边。4.经调质处理,HRC50~55。5.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6.渗碳深度0.3mm。7.进行高温时效处理。8.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9.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11.未注圆角半径R5。12.未注倒角均为2×45°。13.锐角倒钝。14.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15.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16.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17.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18.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19.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零部件加工,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20.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21.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22.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23.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24.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25.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26.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27.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28.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29.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30.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31.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32.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33.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34.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35.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36.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